孩子的成長速度比我們想像中快,每個年齡階段的動作能力、認知發展和情緒反應都不同。這也代表──適合的手作內容,不能「一套打到底」!
若你曾經試著帶 3 歲孩子完成 8 歲手作作品,一定知道那種全場失控的感覺 😅
今天就帶你一起了解:如何依照孩子年齡,安排最適合的手作活動內容,讓創作變得更有趣,也更有學習效果!
👶 3~5 歲|幼兒園階段:探索感官、享受過程
這個年齡的孩子動作協調尚未成熟,重點是「感官刺激」與「過程體驗」:
✅ 建議內容:黏土捏塑、簡單敲打、壓印、色彩塗刷
🎨 教學要點:讓孩子自由操作、不設過多目標,注重觸感與顏色
❤️ 目標發展:手眼協調、感官統合、自我表達
★ 活動範例:小小金工師課程中,可以使用槌子敲擊模具,打造專屬「黃銅鑰匙圈」。難度不會太高,又能有精緻作品~⚒️
該年齡層的小朋友手還拿不穩,敲擊時家長可以在一旁協助扶著模具,分工合作完成的作品更有紀念意義 ꎺ॰ॱ*。゚ꎺ॰ॱ*。゚ꎺ॰ॱ*。゚
👦 6~8 歲|國小低年級:建立成就、開始結構性創作
孩子進入穩定的學習節奏,逐漸發展出「我想完成一件事」的念頭。他們不再只是享受過程,更會期待看到自己的成果、獲得肯定。這是培養自信和責任感的黃金時期。
✅ 建議內容:簡單造型設計、拼貼結構、打磨拋光等有明確流程的操作
🛠️ 教學要點:加入創作引導,例如「做一個送給媽媽的飾品」
🎯 目標發展:理解創作順序、讓孩子在創作中練習表達心意,連結情感與作品
★ 活動範例:[母親節銀飾 DIY]讓孩子親手製作一個吊飾,再搭配寫祝福卡片。不僅是一堂手作課,也是一段親情交流與情感表達的美好時光
👧 9~12 歲|國小中高年級:強化邏輯與美感,走向創作自主
這時期的孩子動作靈巧,創作力也提升不少。他們已具備一定邏輯思維,能理解較多步驟與技法
✅ 建議內容:組件設計、自由造型、有一些難度與挑戰性的技法
🧠 教學要點:介紹工具用途、材料特性,讓孩子參與「設計思考」
🌟 目標發展:創造力、美感養成、問題解決能力
★ 活動範例:[銀黏土捏塑課程]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飾品設計,從草圖到拋光成品都親手完成。讓孩子盡情發揮創意,創作自己喜愛的各式造型
👪 家長怎麼陪伴?不是幫他做,而是陪他探索!
不論年齡多大,家長的參與與陪伴始終是孩子創作中最有力量的支持。你不需要「教」他怎麼做,而是陪他一起發現好玩的地方,肯定他的想法與成果。每個年齡的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學習與創造節奏。當我們願意依照孩子的發展調整活動設計,就能真正讓他們在創作中學習、成長、快樂
📢 想幫孩子安排一次有趣的手作體驗嗎?
我們提供親子假日金工活動、年齡分齡的創作課程,讓孩子在安全、有趣的環境中發現創作的樂趣!
🎉 歡迎自組團報名!5 組以上即可成團,我們還提供到府授課服務,讓創作更彈性、也更貼近每個家庭的生活節奏
歡迎私訊我們預約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