❌ 為什麼公司團建會失敗?
團建的初衷是促進交流、建立信任,但若忽略員工需求、活動設計失衡,就可能踩中「團隊建設地雷」。以下五個常見地雷,將幫助你檢視自己的活動安排是否有改進空間
🪄 公司團建失敗案例與解法
❶ 過於競賽化,反而傷了感情
團建失敗案例:公司舉辦了為期一天的戶外拓展活動,包括拔河、接力賽、定向越野等項目,並為勝隊準備了高額獎金
團建失敗原因:活動中,部分體能較差的員工覺得拖累隊伍而倍感壓力;競賽過程中因勝負心太強,甚至出現隊員互相指責的情況
成功團建安排:
- 過度強調「勝負」會模糊團建初衷
- 團建應該鼓勵合作,而不是逼迫員工爭個輸贏
- 若要設計競賽元素,建議比例不要過高,並確保有更多不分勝負、能促進交流的活動
❷ 忽略包容性,讓人感到被排斥
團建失敗案例:公司安排了團建旅遊,行程以高強度登山和水上活動為主
團建失敗原因:有懼高症、身體不適或不擅長游泳的員工,整趟行程只能在旁觀望,甚至有人乾脆請病假不參加。團建反而成了小部分人的「專屬樂園」
成功團建安排:
- 團建活動必須考慮不同年齡層、性別、身體狀況與興趣
- 活動內容應該提供多種選擇,讓每位員工都能參與其中,而不是成為旁觀者
- 事前應調查參與員工喜好
❸ 形式大於內容,大家只想早點結束
團建失敗案例:公司為了年度考核,臨時安排了一場「公司團建」。地點是附近的餐廳,活動流程僅有聚餐與拍照
團建失敗原因:雖然所有人都出席了,但過程缺乏互動與交流,不少員工一邊滑手機、一邊等待活動結束。對士氣與團隊關係毫無幫助
成功團建安排:
- 團建不是打卡任務,而是增進彼此了解與信任的機會
- 如果缺乏設計和用心,團建就只是「集體吃飯」
- 不一定要大成本,但需要有讓人投入的環節,例如破冰遊戲、小組合作挑戰、交流分享時間
❹ 忽略員工需求調查,踩中興趣雷區
團建失敗案例:公司安排了一場密室逃脫團建,認為刺激又有挑戰性
團建失敗原因:有員工因幽閉恐懼不敢進場,有人則對解謎毫無興趣,最後只剩少數人投入,氣氛尷尬
成功團建安排:
- 事前調查很重要❗️在活動前進行員工意願與限制調查,減少踩雷機率
- 盡量選擇適合大多數人參與的項目,或設計分組選擇
❺ 沒有後續延伸,團建效果轉瞬即逝
團建失敗案例:公司舉辦了一場氣氛熱烈的兩天一夜團建,回到工作崗位後卻回到原本的隔閡狀態
團建失敗原因:活動回憶很快被日常工作取代,團隊默契沒有長期改善
成功團建安排:
- 團建後應有延伸安排,例如建立跨部門小組、內部分享會、照片或影片回顧
- 讓團建的正面影響持續發酵,才算發揮最大價值
✅ 一次好的公司團建,更是長期的團隊合作投資
如果你的公司也想嘗試更有溫度的團建方案,不妨考慮 Tristar金工手作——讓每一次相聚,都能留下獨一無二的作品與回憶
Tristar 金工手作提供:
✔ 黃銅鑰匙圈、金屬線 ✖ UV 膠、銀黏土等多種課程
✔ 可到府授課或客製公司主題
📩 歡迎私訊或來信洽談:tristar.accessory@gmail.com
📷 更多活動案例與作品:
FB 👉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86599180701
IG 👉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ristar.acc/